(The Day of the Jackal)一上线就杀疯了,豆瓣评分一路飙升至8.6,演杀手的(Eddie Redmayne)以“冰刃式演技”征服无数网友,他在剧中的独到表演更被誉为“性张力”天花板!
《豺狼的日子》改编自英国作家弗雷德里克·福赛思(Frederick Forsyth)的同名小说,他将冷战时期的政治阴谋与个体暗杀编织成一部精密如钟表般的惊悚史诗。这跟福赛思本人的经历紧密相关,这位间谍小说大师曾惊动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福赛思是皮货商的儿子,6岁试图搭载美军坦克去诺曼底,16岁能单独驾驶双翼飞机翱翔蓝天,17岁做过斗牛士,19岁任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然而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退役后,由于能讲英、法、德、俄、西班牙等多国语言,他被英国路透社录用,派往巴黎、柏林和比拉夫等地进行采访,足迹遍及欧洲、中东和非洲。
担任外交记者期间,他曾为 MI6(英国军情六处)秘密工作20多年,说白了,这就是一名“老牌间谍”。在那个动荡不安、战火不断的年代,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后来他辞职做自由撰稿人,迫于生计,开始创作小说。《豺狼的日子》就是他花35天写完的,讲的是一个代号豺狼的杀手受雇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故事,但直到一年半后,小说才得以出版。
起初没有出版商看好这部小说,因为当时戴高乐总统活得好好的,Bsport体育APP如果刺杀的故事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那它将一文不值。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发去世,这时伦敦才有出版社同意试试,首印只有八千册。
没想到,这八千册书一经面世便被一抢而空,总部在纽约的维京出版社(Viking Press)立刻花1万英镑购得版权,找人设计封面,于1971年9月隆重推向市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书就以13万6千册的销量荣膺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豺狼的暗杀行动最终失败,但小说描写得极其精彩,福赛思用新闻写作的手法一丝不苟地还原了精确的技术细节,确保了每一幕情节都散发着真实的味道。
《豺狼的日子》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浪,被多国翻译出版,成为国际畅销书,并为福赛思赢得了1972年度的“埃德加·爱伦·坡奖”(美国最具权威的推理侦探小说奖项)最佳长篇小说奖。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豺狼的日子》于1973年5月18日首映,饰演豺狼的是英国男演员爱德华·福克斯(Edward Fox)。该片也得到了影评界的很高评价,《芝加哥太阳报》将它列为1973年全球十大佳片的第七位。
1997年,好莱坞翻拍《豺狼的日子》(The Jackal),中文译名为《狙击职业杀手》,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美国,由布鲁斯·威利斯饰演“豺狼”的角色,受到俄罗斯黑手党头目的委托,暗杀目标是美国。
2024年的剧版《豺狼的日子》里,刺杀的对象变成了极右翼的德国政客和极左翼的科技巨头,由此看出这一版的“豺狼”纯粹拿钱办事,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从冷战机器中的齿轮,蜕变为一个兼具古典杀手美学与后现代身份焦虑的复合体。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的精彩演绎毫无疑问是此剧的最大亮点,以至于同时出现在海报上的本应代表正义的另一主角英国情报探员比安卡备受诟病,令很多观众强烈希望反派成功。
首集开头,便以一场极具张力的刺杀任务拉开了序幕,整个过程细致严谨,俨然是“杀手教科书”。
一出场,“豺狼”伪装成秃头清洁工,潜入目标大楼,故意制造混乱,击伤了一位公司高层。
实则是上演了一番引蛇出洞,他真正的目标是这位高层的父亲——德国极右翼总理候选人。
等目标去医院看望儿子时,他则事先藏在距离医院3815米的公寓房间里组装狙击枪。
狙击的准备也近乎写实,先是拆卸阳台玻璃,放置小风车测试风向风速,然后校准弹道,调整狙击镜的倍率、焦点。
万事俱备,在总理候选人步入医院大楼时,一枪爆头。之后他留下自制炸弹,从容离场。
当英国军情六处的探员开始着手调查案件,“豺狼”已从容回到了西班牙的家里。
而当他在外面大杀四方时,隐藏身份的密室却被妻子意外发现,他只好一边应付警方的追捕,一边焦头烂额地向妻子解释。
剧中还致敬了1973年电影版中用西瓜练习射击的场景,相隔50年,两位英国演员饰演杀手时都有着相似的优雅迷人。
微表情遵循严苛的几何学,嗓音带着剑桥腔的冷金属质感,埃迪·雷德梅恩如同“表演炼金术士”,将一个顶级杀手的冷酷、沉着、孤独和脆弱诠释得让人无比信服,每个细节都处理得精妙至极。
这位以“肉身献祭式表演”闻名的演员,始终在挑战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极限。Bsport体育APP而在演员的身份之下,他拥有极为显赫的出身,其家世惊人,英国《每日邮报》曾评价他的家族本身就值得拍部电影。
他高祖父的父亲 Giles Redmayne 为这个家族积累了第一桶金,19世纪初就在伦敦奢侈精品店云集的 Bond street 开了家著名的丝织品店,引领伦敦当时时尚风潮,并在湖区最大的温德米尔湖(Lake Windermere)附近兴建了自己的乡间庄园和一座圣三一教堂。
高祖父 John Redmayne 将家族产业从丝织品改成了化学公司,雇佣了700名员工。娶了海军少将的女儿为妻,因为财富和名望当上了地方治安官。
曾祖父 Richard Redmayne 爵士创办了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和矿冶系,曾是大不列颠帝国矿产资源局主席,获得了英国授勋制度里面最难获得的“最尊贵的巴斯勋章“(The 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 ),凯特王妃的祖辈也曾是他的手下。
他们家的所有男丁在中学时代全部都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哥哥 James Redmayne 拥有牛津大学的工学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
他的弟弟汤姆 Thomas Redmayne 毕业于杜伦大学地理专业,目前从事房地产咨询与商业地产行业。
而埃迪在伊顿公学时和威廉王子是同级同学,在校期间还都效力于同一支橄榄球队,学生时代的友情一直维系到现在。
埃迪大学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艺术史专业,毕业时荣获了二等荣誉学位。令人惊讶的是埃迪是一名红绿色盲,但是他上学期间研究的课题是伊夫·克莱因蓝,并以此为题撰写了学位论文。
埃迪很小的时候就痴迷戏剧表演,他12岁就在伦敦西区登台,出演了根据《雾都孤儿》改编的舞台剧《奥利弗!》。
20岁时他首次担任莎士比亚戏剧主角,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他所扮演的是《第十二夜》中的女主角维奥拉,这似乎也为他今后的表演生涯埋下伏笔。
但是他并没有选择继续在话剧界发展,而是开启了自己的好莱坞龙套之路。他放弃了自己的贵公子生活,在美国与几个朋友合租公寓,一边打工一边各种试镜。
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充满挫折,埃迪的试镜一次次被拒。后来,他曾感叹那段“被拒绝的日子看上去没有尽头”。
跑了许多龙套,埃迪才在2005年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在海伦·米伦、休·丹西联合主演的传记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中饰演小配角南安普敦伯爵。
2007年,他在电影《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中饰演安东尼·巴宾顿爵士,该片主演是“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8年后也正是凯特宣布埃迪获得了奥斯卡奖。
2008年,在《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拍摄中他与斯嘉丽·约翰逊成为挚友。斯嘉丽意外发现长期浸润于舞台剧中的埃迪对电影的储备很少,她便让剧组所有人列出自己认为最好的3部电影交给他,让一直忽视电影的他好好研究。
经过点拨之后,埃迪像是线年在《悲惨世界》中完美演绎了热血青年马吕斯,他在里面不论是演技还是唱功都十分惊艳,此片在内地上映时也让他收获了一波中国粉丝。
埃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帅哥,他皮肤苍白,嘴唇奇厚,也因为一脸密密麻麻的雀斑被中国粉丝亲昵称为“小雀斑”,但是在他出色演技和超凡气质的衬托下,这些“丑丑的”特点反而成了他的独特魅力。
2014年,埃迪迎来了他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巅峰,他在《万物理论》中饰演了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埃迪和霍金是剑桥校友,这段共同经历,让埃迪能够高度还原剑桥求学阶段的霍金。
当他脚蹬单车,和同伴嬉戏着从剑河的桥上倏然飞过,当他在赛艇上兴奋地指挥队员划向终点时,这无疑是霍金人生中最轻盈曼妙的时刻。
但难度更大的是饰演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症”)的霍金,为此埃迪花了数月去观察40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记下他们病情发展的轨迹,并与编舞师一起学习如何体现霍金身体逐渐衰退的过程。
为了更贴近真人形象,埃迪疯狂减重至瘦骨嶙峋,在拍摄过程中,他还要将自己1米84的身高蜷缩在轮椅之上,因为长时间保持僵硬佝偻的姿势,最终导致脊柱变形。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电影中他形神兼备,动作表情都精准地仿佛复刻了霍金本人一般,甚至对比剧照和霍金本人的结婚照,连拄杖倾斜的角度都毫厘不差。
霍金本人观影后也被深深打动,他说:“有那么几个时刻,我以为银幕上的那个人是我自己。”
凭借这部电影,埃迪一举拿下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和第8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奥斯卡首个80后影帝,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
之后,他又凭借2015年上映的电影《丹麦女孩》入围第8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在此片中,他饰演风景画家艾纳,原型是莉莉·艾尔伯(Lili Elbe)——1930年第一批已知的变性手术接受者之一,莉莉在第四次手术后于1931年去世。
埃迪将艾纳找寻真我变为女性的过程诠释得极其细腻,从最初的别扭、紧张,到最后完全女性化的一颦一笑,让人雌雄难辨,毫无违和感。
2016年,埃迪在J·K·罗琳魔法世界的系列奇幻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中饰演学识渊博但不善交际的神奇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德。
因为J·K·罗琳在剧本中描写过“纽特走路的样子有点儿像巴斯特·基顿”,他便找了这位喜剧大师所有的作品仔细研究,甚至模仿他走路的步态,将之与自己的表演融合,该片上映后在全球取得超过8亿美元的票房。
同年,由于他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他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
事业上收获颇丰的埃迪在爱情上也很美满,他与妻子汉娜·巴格肖(Hannah Bagshawe)相识于微时,初次相遇时,埃迪还在伊顿公学读书,而汉娜则是在附近的一所女子学校读书。
2012年,当埃迪在意大利拍摄《悲惨世界》时,邀请汉娜到片场探班,两人才开始有了第一次正式的约会。
当年12月宣传《悲惨世界》的时候,他大大方方带着汉娜走红毯,那也是他们第一次携手走红毯。
2014年5月宣布订婚,在求婚前,他还依照传统习俗专门去征得汉娜父亲的同意,订婚那天又特意在《》上刊登了订婚的消息。
同年12月他们在英国低调举办了婚礼,全程私密,只邀请了少数亲友,狗仔也没拍到新娘。
2016年6月他们生下女儿爱丽丝,2018年3月又迎来儿子卢克,一家四口同框的镜头十分美好。
汉娜在爱丁堡大学毕业之后,当了一段时间财经公关,后来专职做了埃迪的公关,不光为他安排行程,同时还兼职私人造型师。
埃迪的衣品超群,英国《GQ》杂志票选“英国最会穿衣服的50位男人”,他连续多次位列第一名。
而埃迪将自己出众的穿搭品味都归功于老婆大人,因为自己是重度红绿色盲,所以每次换新造型都要汉娜过目,得到肯定才出门。
虽然这次演杀手深得人心,但显然埃迪本人温和太多,与角色唯一相同之处大概就是宠妻狂魔。
埃迪曾说过他很欣赏《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男主纽特,因为他和所有的超级英雄都不一样,他更加害羞,喜欢独来独往,但他有自己的内在力量。
这或许也是他自己的写照,尽管出身富贵,年轻有为,多料影帝加身,他始终保持着干净的少年气与谦逊有礼的绅士风度,内在魅力更是不可限量,在每一个“非典型角色”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