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讲座报名 设计之都讲堂Vol5——湾区设计的平面往事
栏目:Bsport资讯 发布时间:2025-03-25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它的设计故事记录了时代的澎湃激昂,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艺术史学者E·H·贡布里希(E. H. Gombrich)曾经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开篇指出——“事实上从来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这句话虽然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最核心的本

  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在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它的设计故事记录了时代的澎湃激昂,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艺术史学者E·H·贡布里希(E. H. Gombrich)曾经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开篇指出——“事实上从来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这句话虽然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最核心的本质是人。

  事实上,“文艺复兴”的本质也是人。作为实用艺术,设计更是如此:它不但要给人以美的启迪,还要通过物质生产解决人的各种需求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设计师们对待人、事、物的真挚情感和对大千世界的真切理解。

  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设计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活力和视觉美感。设计师的创造为城市注入了创新基因,让我们身处无处不在的设计之中,能够通过感受和体验,关注到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对人与城市、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若由这些隐藏在背后的设计师来讲述个人所经历的设计往事,也许会让大众对深圳这座青春之城有更多层面的理解。

0329 讲座报名 设计之都讲堂Vol5——湾区设计的平面往事(图1)

  本期设计之都讲堂将会从更多元的角度去探讨人与设计的关系问题。讲堂会依循设计发展的整体脉络撷取点滴往事,将中国第一座“设计之都”与个人专业发展和大湾区背景相联的那些生动、鲜活的设计故事娓娓道来。

  本次讲座活动从平面设计视角切入,由吕晓萌博士担任学术策划与主持,邀请到 李克克、曾军、黄扬 3 位见证了大湾区设计发展历程的设计专家与谈,讲座将围绕诸位设计师的设计经历展开,请他们讲述自己亲历的设计故事。

  讲座现场会同步启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湾·设计力:平面与视觉印记》的深圳发布。在这部著作中,吕晓萌博士以个案研究的全新视角穿连不同的叙事线索,映照了大湾区的设计往事。该书获2023年广东省文化繁荣专项资金项目·精品项目支持,2024年出版后获第三十四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奖银奖。书中遴选的个案着重于通过几位设计师的不同专业轨迹所呈现的典型“案例”(含括但不限于作品、活动及各种行为等),探究了“大湾区”平面设计的形成脉络及历史因缘。

  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践行于行业前端,形成了独特的设计生态。设计史学者吕晓萌通过多年来对大湾区地域文化与设计资源的持续在场观察,选择以“个案”作为当代设计叙事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结合老照片、手稿与创意作品等第一手资料,用通俗化的叙事语言以点带面地记录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湾区设计文化的发展轨迹。

  全书聚焦于大湾区设计史学研究,Bsport体育平台从具有专业影响力的优秀设计师入手,查证了以大湾区为核心的大量设计史料文献,系统编选整理了上千张图片资料,建立了以设计师个案研究为特色的出版档案,通过“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了“大时代”下设计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和印记,串联成了一个个有着不同职业际遇、角色立体鲜活的纪事单元。

  本书着力探寻中国现代设计在时代场景下的个体走向与发展脉络,选取王粤飞、靳埭强、韩家英、李克克、曾军、黄扬6位设计师个案,发掘他们经历改革开放大潮走向实现设计理想、Bsport体育平台探索专业路径的成长故事,并依循其设计轨迹展现了那些承载着时代与记忆的创意与作品。书中图文交织的叙事画面,仿佛将人重新带回了那个中国平面设计开启先锋、激情绽放的时代,让公众能够由此更多地了解在粤港澳大湾区沿续发展的设计文化及本土价值,感受到时代与设计的共鸣,同时也为学界留下基于当代记忆的重要文本。

  ■2024年本书获得第三十四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银奖(中国编辑学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