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ort体育平面设计桃花源在远方也在小城里的故乡
栏目:Bsport资讯 发布时间:2023-06-24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流传在大江南北,蕴含着人们对家族和来处永恒的追寻。  6月18日下午,展览“小城之春”在千渡长江美术馆举行了开幕论坛。继深圳坪山美术馆、昆明当代美术馆之后,此次“小城之春”展览来到太原、来到大槐树的所在地山西,选择以“小城家春秋:我们的精神归处”作为论坛主题。参展艺术家陆庆屹、李涵、刘钊、小河与建筑师、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董功一起,分别从各自的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流传在大江南北,蕴含着人们对家族和来处永恒的追寻。

  6月18日下午,展览“小城之春”在千渡长江美术馆举行了开幕论坛。继深圳坪山美术馆、昆明当代美术馆之后,此次“小城之春”展览来到太原、来到大槐树的所在地山西,选择以“小城家春秋:我们的精神归处”作为论坛主题。参展艺术家陆庆屹、李涵、刘钊、小河与建筑师、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董功一起,分别从各自的创作和经历出发进行了分享。

  在致辞中,千渡长江美术馆创办人、本次展览的出品人陈文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心中的“小城”,它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和精神的原乡,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小城”始终是一个不变的坐标指向。千渡长江美术馆的所在地原先是太原的城中村长江村。在城市的发展中,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贫瘠一直是一对矛盾,我们所做的就是尽量维持两者的平衡。“就如同我们在窑洞的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风格的美术馆,并在这座美术馆举办‘小城之春’的展览,就是希望能够对城市生活的冷漠有一些修复,对以往田园生活的温情做一些凭吊。”

  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说,曾经我们相信“生活在别处、幸福在高处”,身处小城的人们,向往着大城市,这种向更大世界前进的愿望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也是小城的灵魂。李鸿谷特别提到,“小城之春”是由三联人文城市联合策展人崔灿灿展开的城市项目,始于2022年春节期间开始发布的视频内容,通过新介质的传播、艺术品的产生,到最后展览的落地,对小城的回望和想象产生了一种新的创新路径,这也是三联矩阵进入到艺术的生产流转、传播与响应的一次重要尝试。

  论坛主持、“小城之春”联合发起人贾冬婷说,从深圳到昆明再到太原,“小城之春”展览与每一站展览所在地形成互文,产生了新的追问。在移民城市城市深圳,艺术家和嘉宾围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小城”展开分享,被聚焦和讨论的“小城”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广义上的心理空间。在昆明,讨论的话题围绕小城的自然展开,在经验和地方缺失的城市生活中,小城里的自然与风物,成为了承载人们共通情感的源头。而在太原,我们讨论精神归处,是希望从“家庭”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小城如何承载我们的心灵和情感。

  2013年,纪录片导演陆庆屹用相机开始记录父母的生活。他一连记录了四个年头,剪辑成纪录片《四个春天》。2019年年初,《四个春天》上映,无数观众通过影像,观看了一个贵州普通家庭的生活,也认识了一对历经坎坷但始终乐观的父母。

  陆庆屹说,记录的过程让他重新观察生活,发现了其中的很多细节。比如他的父亲哪怕跌倒,也会笑着说“好玩得很”。这一细节,陆庆屹原先并没有特别在意,但在记录、观察的过程中, 父亲的乐观和性格因这一细节在陆庆屹的认知中变得深刻。

  “‘记录’这件事,增添了我人生的厚度。不只是我自己所经历的,我父母和我拍摄的其他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也附加在我的人生之上。”

  今年春天,陆庆屹的的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从去年开始就因为多种疾病躺在了床上。陆庆屹和哥哥都在北京工作,往返故乡照顾母亲成为了一个难题。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刻,故乡的堂哥四兄弟和两位堂姐与陆庆屹商量,要将他的母亲接回罗甸照顾。

  陆庆屹出生在贵州独山县,他的家乡在200公里外的罗甸。因为小时候父亲常常提起,陆庆屹从小就对罗甸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陆庆屹虽然没在罗甸长期待过生活过,但是总觉得罗甸是内心里最稳固的地方。坐落在群山的包围中,陆庆屹觉得罗甸这座小城像是被上天随意播撒人间的栖息地,自成一个宇宙,也自然形成了一套朴素的价值观。这些精神内核像稳固的支架一样,撑起了罗甸人的内心精神堡垒。

  从罗甸走出的人,想要回家的时刻,罗甸总能敞开怀抱。堂哥四兄弟曾经出现在陆庆屹纪录片中,四兄弟其中一位是孤儿,与其他兄弟几人没有特别亲近的血缘关系。但陆庆屹的堂哥堂姐们帮助了他,他们就像真正的一家人一般生活在一起。陆庆屹觉得,是“陆”这个姓氏和天然的家族共同体意识,将大家联系在了一起。

  在现场,陆庆屹播放了今年春节时候自己用手机记录的一段素材。围着陆庆屹母亲的病床,一群人弹着琴,带着笑意唱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陆庆屹说,照顾病人是一件繁琐的苦差事,堂哥堂姐的付出让他感到既温暖又愧疚。在原先,这些居住在老家罗甸的亲戚常说,老人是大家的。陆庆屹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他会觉得这句话是一句空话。“但确实就在这世界上,就有这种的真挚的情感。在中国的群山里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可以给其他人提供更多精神的力量。”

  作为一个出生、生活在北京的建筑师,李涵一直缺少在小城的直观生活经验。今年春天,他在美国雪城访学。在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美国小城,李涵体会了停一次车都要寒暄五分钟的小城节奏,也感受到小城里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这段经历让他想起了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的画作。在霍珀生活的年代,纽约的曼哈顿已经盖起了500米的高楼,而霍珀画的从来都是平凡的生活场景。“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的故乡在霍珀的画里,而不在纽约的高楼中。”

  和霍珀一样,李涵一直也一直记录着自己在城市里的发现、平凡的生活场景——只不过是以建筑图和模型的方式。从呈现城市全景的壁画到展示城市某个街角、建筑甚至阳台的微缩模型,在尺度的放大缩小中,李涵用拼贴组合的方式,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

  作为一个建筑师,李涵觉得自己做模型的过程就像画家写生一样,不用多想,直接去画出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手可能比脑子更敏感。不通过脑子指挥,那只手反而达到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状态。”

  在拍摄模型时,李涵一度苦于如何在照片中呈现模型的细节。后来他发现了风光摄影中的常用的堆栈手法,也就是将多张同一场景相似的照片堆叠到一起,借以消除不需要的内容、杂色和噪点。通过将数十近百张模型的照片堆叠在一起,这些纸模型的每个细节都被清晰放大、形成了新的细节。

  他用电影中的“长焦镜头”来形容自己的这种创作习惯。“长焦”意味着并不是把自己直接“扔”到生活里,而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观看生活,进而发现生活的更多肌理。

  《突然的风景》就是李涵用模型对城市进行观看、写生的“成果”。通过比例为1:100的小模型,李涵用快速、朴实、直接的方式记录下被无意一瞥发现的普通城市场景。题目中的“突然”有两重含义,它一方面意味着模型都在一到两天快速做完,记录下自己最直接的感受Bsport体育,另一方面,这些街角的景象都是李涵于无意中“撞见”的风景。

  在此次参加“小城之春”展览的模型中,李涵记录下北京周边平谷的一个环岛。环岛的交通效率并不高,所以在大城市的中心路段已经少见。默默矗立在街边的小店,仿佛将时间凝固于1990年代。模型里还有一个小人坐在环岛中间,更描摹了小城缓慢、无聊的状态。“他可能坐在环岛中间,就是为了数某个颜色的车。”李涵觉得,和他为每一个作品都特别命名一样,通过这样的重新阅读,生活中的无意义细节被定格,获得了新的意义。

  2020年,刘钊和他的团队受邀,一同策划了“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童谣信箱、印满粤语方言的白汗衫、墙上贴着的五颜六色海报,共同构成了这个展览。

  展览分成了7个维度,谐音、绕口令、语气助词、有关“鸡”的俚语、菜名、童谣和叠词……这些不同部分以语言学中方言观察的形式呈现了粤语的节奏和韵律。

  作为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刘钊更在意的是,如何将粤语里的烟火气转译成视觉语言。“你在城中村走一圈所能看到的东西,我们都想着怎么转化成我们的设计。”城中村餐厅里的菜牌、灯箱、发廊灯、招租式的广告牌、信报箱、汗衫……刘钊与团队将他们在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和场景都收集起来。在充满了怀旧气息的空间中,时间所累积的变化浓缩在不同的视觉呈现中,一方水土养育出的语言文化变成了可知可感的视觉表达。

  2021年,东京TDC将年度Tokyo TDC大奖颁给了刘钊和他的团队。东京TDC主席及评委浅叶克己特别点评,说他虽然不太懂粤语,但是通过刘钊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粤语的魅力。他说,观察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在刘钊的创作里,他看到了一种来自1970、1980年代的怀旧氛围。“这些字体看起来并不特别,但可以同时使用这么多日常字体,拿到TDC大奖,也是一次挑战。”

  在粤语文化展之后,刘钊和团队还在西安附近的县城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他们进入乡村,与对话语、录音,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都融入设计里。“我们不完全是艺术家,更是以视觉为导向的设计师,最后还是要转换成视觉语言。所以我们把对语言进行了编辑,重新做了一些新的文字。”

  参与“小城之春”的共创,刘钊同样从观察和生活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在他看来小城市招牌上的字体总是能带给人意外和惊喜。分得过开的部首、洒脱得有点不羁的笔触,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随机组合,都将一个地方的文化、语言和城市画面化成了符号。

  在为本次展览设计视觉呈现的时候,刘钊设计了一种““小城招牌体”——将文字进行拆解,用正常的文字替换偏旁部首,以此还原小城市里的特别的城市招牌风景。字体上的描边模拟的是招牌上的不锈钢边框。展册做成了每日一撕的日历形态,带着对过往生活的怀旧。展册上的字被刻意印得撑满画面,带来了一种视觉张力。“希望通过这些字体的状态,把大家带回到小城的状态。”

  2018年,音乐人小河在北京的打磨场美术馆里做了名为“胡同童谣”的项目。项目里,他遇到了79岁的何大爷,何大爷给他唱了一首《卢沟桥》:“卢沟桥,卢沟河,卢沟桥上走骆驼,桥上驼铃叮咚响,桥下芦花一片白。”当时小河几乎是强忍着泪水听完了这首歌。半年的项目做完之后,小河有了新的感受。“我们既然能在北京找到这些具有诗意和美的童谣,中国这么大,在别处也肯定能够找得到。”

  从2018年开始,小河集结了一个小团队,开始了“寻谣计划”。计划从北京、长沙、杭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起步,慢慢扩展到更多的城市。2023年是寻谣计划的第六年,在6年的时间里,小河和团队搜集到了超过800首原始资料,也在不同城市与音乐人、漫画家共创。搜集到的民谣,有些被呈现在了电视节目里,有些被用在了戏剧和电影的配乐中,承载着新的故事和记忆。

  在开幕式现场,小河弹起琴唱起了童谣,从《卢沟桥》到《火萤虫》《秋柳》《摇船》,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与土地、时间、记忆相关的故事。

  2021年的“陆上寻谣”从小河的故乡河北邯郸出发。从山西晋城、洛阳、三门峡、陕西西安、延安再到宁夏银川,小河和团队在每个城市用“跑断腿”的方式搜寻童谣。在自己的家乡能找到什么样的童谣?一开始小河也没有信心。他还记得他小时候,旁边村里有一个疯癫的阿婆,孩子们会围着她让她唱带有河北口音的歌谣。最后,寻谣团队在邯郸收获了一首民歌《对花》,讲的是结交友谊:“轻轻结,结菜花,菜花不结我结你,我结你来你对歌。”

  无论是童谣还是民歌,它们大多数存在于当地的老人的记忆里。在寻谣的过程中,小河无数次感受到,每一个老人都像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细心翻阅、耐心对话,才能找到其中遗落的珍贵记忆。2019年,在浙江金华汤溪,小河遇到了年近90的周奶奶。60年前,周奶奶从汤溪去杭州参加了民歌大赛,她获了二等奖,可以去北京参加全国的比赛,但因为家里人希望她在家带孩子,她没能去成北京,她的命运因此改变。

  得知这个故事,小河想带周奶奶再去一趟杭州,再唱一遍她唱过的《数田鸡》,在60年后再靠近自己的梦想。“我们就觉得这是我们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已经不只是为了童谣。”

  小河说,“寻谣计划”开展6年,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声音记忆和民间记忆,更在不同代际间建起了情感沟通的纽带。寻谣的过程中,一直不断有年轻人参与,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看到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实现了日常生活中没有建构起的情感联结。“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寻谣计划’能被称之为‘公共艺术’的很重要的一点。项目中的参与者,他的观念会有被影响、被改变的可能。”

  “小城之春”的举办地千渡长江美术馆,盖在了原本是太原杏花岭长江村的一片土地上。2016年,作为太原市中的城中村,旧的村落肌理被新的城市肌理覆盖,长江村成为了消失的过往。

  千渡长江美术馆落成的背后,是一场历时超过4年的空间研究,和一次基于北方城中村空间记忆的更新实验。在美术馆的设计开始之前,建筑文化机构有方受千渡陈文总的委托,开展了《长江村深度调研和桥东后街保护更新研究》,并对长江村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伴随美术馆的落成,书籍《城市中国:十张面孔和一个村庄的变迁》出版,记录下了曾经村民的生活和记忆。

  长江村的雏形成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在中原的土坎之上,村民们挖了一个个窑洞,成片的窑洞连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特征的城市风景。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土地被填平,原始的地貌、城市的风景乃至过往的生活记忆被完全抹平,这种变化给了董功很深刻的影响。因而在设计美术馆时,他希望这个兴建于城中村土地之上的艺术空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留过往的地形和窑洞的空间痕迹,也算是与这段土地的历史形成某种时间维度上的呼应。

  从外观上看,千渡长江美术馆就像一块坚硬的砖。美术馆整体建筑大概用了10万块砖。但在董功看来,1块与10万块的数量,在城市这个大语境下,并不构成太大区别。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刻度上,这块城市中的“砖”沉默注视着周边喧嚣和变化着的城市。连接二层与四层的外挂楼梯、内院的角窗、四层展厅西南角的竖向开缝,为沉浸于展览之中的人们创造了回望城市的瞬间。

  在美术馆内部,一个底部直径5.7米、高16.4米的“光塔”构成整体空间组织的“锚固点”Bsport体育。锥形的空间形状,让董功想起孩童时期钻过的大烟囱,这一向上收拢的空间同时控制了进光量。进入美术馆,空间的使用者要与光塔发生几次联系,在底层时要穿越它、仰望它,在重要的展厅里,隔着墙上的开洞,能够看到光塔中从天上弥漫下来的光线。

  光塔像是一个精灵,表达着对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空间、人和生活的一种纪念。在2019年的千渡长江美术馆开馆展中,“长江村:历史/空间展”板块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了村民们曾经在长江村的生活,他们同时被邀请到美术馆,回看这场记录,空间与土地过往回忆的对话就此完成。

  策展人,写作者。作为当今艺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策展人,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有上百场,涵盖艺术、建筑、设计和电影等。

  千渡地产董事长平面设计、总建筑师。曾任SOHO中国设计总监,2011年在山西太原创业成立千渡地产,2013年创办千渡音乐节;2019年创办千渡长江美术馆,同年成立山西千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专注建筑&城市报道,2020年策划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

  出生于内蒙边境小城额尔古纳、如今生活在北京的独立音乐人陈鸿宇,一直在尝试探寻自己与故乡额尔古纳更深层的情感联结。从“重拾故乡”到“众方纪”,通过音乐在都市与小城之间牵起了一条纽带,并在家乡草原上建起了一处精神自留地。他还将目光投射到更多小城,让更多人找回关于家乡孤独的安全感。

  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环京地带。兴趣集中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趣味表达,试图通过作品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

  燕郊,是初到北京的葛宇路为生活所迫的选择,也是他创造生涯的起点。边界地带的野蛮与自由,跨城生活的不确定与疫情下的荒诞,形成这片独特飞地中的自然生态。燕郊承载的不仅是葛宇路最初的北京生活,也是这个时代下大城市发展与小城市未来的碰撞与对话。

  黄扬设计了八幅海报,以此表达他对故乡小城四川古蔺县及内江市的情感与记忆,他用最简单的图形语言讲述故乡记忆里几个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事物。黄扬目前长期生活和工作于深圳,与故乡处于物理上的隔离和精神上的隔离,这样的现实和困境也激发艺术家以最简单的平面设计讲述最饱含情感浓度和现实意义的故乡主题。

  李涵是北京人,并没有在小城市生活过,但他想以一种访客的身份来体验小城市。他随机选了北京周边的平谷,并不是因为它有多特殊,而正是因为它非常普通。他想用外来者新鲜的、锐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普通的事物,那些日常的角落,从中来体验发掘平常中的闪光点,然后再用建筑师特有的方式——模型来记录。他觉得,越是普通的风景、日常的点滴,反而是更能触动人心灵的、更持久的美好,让人缓慢而坚定地重新体味生活。

  艺术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装置和影像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寻找理性的裂隙,通过迂回重叠的结构作用于观者的感觉和认知。

  进入21世纪,住在李青家乡浙江湖州外围的郊区农民,开始根据他们对现代化建筑的理解建造独立住宅,从传统和国际建筑中自由地汲取元素进行设计。这些奇异房屋体现了中国民间在一个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时期对想象中富足生活的美学判断,杂糅而山寨的风格体现了全球化在中国的知识传播和信息分享的在地状态。如今,原有郊区村落被割裂成碎片,这些民宅也已日渐稀少。他希望通过创作重新审视这一野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和民间审美的价值。

  艺术家。作品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地展出,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厉槟源近年来的创作深耕于故乡永州。他试图在日常行为和自然环境之中寻求某种高于生活的精神性,同时利用身体经验来勾勒自身的生活轨迹;也以永州为起点,丈量着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建筑师,艺术家。2017年开始独立建筑与艺术实践,成立工作室阿莱夫时空研究所。

  梁琛多年来对故乡小城丹东进行长时段和多时段的观察研究。他将东北城市变迁、丹东空间史与家庭空间变化进行时空串联,在家乡研究与自我分析中层层推进,唤醒童年的物质与空间记忆,构建起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同时,以位于边境的故乡研究为起点,梁琛基于近年来在丹东、额尔古纳、新疆等地丰富的地方文化研究和实践,发起了以艺术、建筑、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边界计划”。聚焦边境的知识生产交换,试图重估或解码我们习以为常的空间和文化边界。

  国际平⾯设计联盟AGI会员,深圳平⾯设计协会副主席,another design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2021三联人文城市季主视觉设计师。

  在小城市里,城市招牌上的字体总是能带给人意外和惊喜,它们看似不经意的随机组合,却将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活、语言等元素通过文字映入城市画面里。我故意将文字进行拆解,并用正常的文字替换偏旁部首,以此还原小城市里的一道道特别的城市招牌风景。

  出⽣于贵州独⼭县麻尾镇,16岁离开家乡到北京⽣活。⽬前致⼒于摄影及影像⽅⾯的⾃由创作,2018年完成⾸部纪录长⽚《四个春天》。

  在北京生活了33年的陆庆屹,始终没什么归属感。无论他关注的人事物,还是他向往的生活状态,都离不开故乡。尤其是祖辈生活的贵州罗甸,成了他的精神归处。当年,《四个春天》记录下的家庭日常点滴,以及黔南地区风土人情,令无数人动容。如今,他将镜头由独山转向罗甸,由个人小家庭转向宗族大家庭,透过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家族生活等细节的记录,将令人向往的小城生活图景娓娓道来。以人的故事描绘地方的故事,挖掘小城平静生活中的审美与价值。

  文那和泉州晋江梧林合作的文那艺术空间将在梧林古村落的德莫厝完成。长达两年甚至更久的创作,将她与这里的人、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是泉州古老历史与城市脉络的呈现,也是《文那经》的自然生发。在一种蓬勃和原生态的氛围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具有强大想象力的创作,是对历史与未来、空间与时间、理想与现实的转译,同时也是在地文化和生活的另一种表述。

  房子,是关于家的重要象征,尤其在小城。中国小城的自建房,一直生长在“风水”及“习俗”的规范约束下。吴林寿在故乡小城湛江帮父母设计了住房,在这过程中,他不断探究着湛江民居“规范”形成和变迁,同时试图寻找该建筑类型的当代性。

  何萍所与田巧云的第三个儿子,美好药店乐队主唱,「音乐肖像」、「回响行动」、「寻谣计划」 发起人。

  小河出生长大在邯郸。2021年,他和他的寻谣团队从邯郸开始,经晋城、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最后抵达银川,完成了历时一个多月的“陆上寻谣”。在地理环境的流变中,许多老人唱出了深藏在记忆中的童谣,里面蕴含着一座城市背后的乡土、生活与人情。小河将音乐比作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中,可以看见城市中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那些被淡忘的记忆,可以遇见旧友与新朋。

  小说家,代表作“平乐镇三部曲”。她的英文短篇集Elsewhere将于明年由Faber&Faber(英)和Scribner(美)出版。

  颜歌搬离故乡郫县、定居国外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以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速度,她无法确定记忆中的成都和现实的它还有多少相同之处。成都和郫县,颜歌的小说中被称为“永安城”和“平乐镇”的,是她笔下大多数故事发生的场景。当故乡变得越来越遥远和不可触及之时,把小说的世界修建成故乡的拟象也就成为了必然的、唯一的选择。虚构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里难以回归的故乡,相互重叠成线条模糊而色彩强烈的图景。

  在经历了《他们》和《海岸线》这样的宏观叙事之后,张晓回到故乡——山东烟台的台上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一种解放。在经济浪潮冲击之下,个人和城市都在变化着,疏离感越来越强烈,缺乏归属感成为一种集体困扰。回到故乡的创作,更多是关于自身的体验,记录下更多关于自身的体验,也是一个从自我向外看的过程,这样或许才能更真切、更真诚地去看到现实。

  三联人文城市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创立的内容品牌。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千渡长江美术馆由著名建筑师董功先生担纲设计,初衷是借由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美术馆这一主体,来呈现村落记忆和传统生活片段,展示给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同时持续以当代艺术展览的形式,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互动。成为能代表太原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场所。Bsport体育Bsport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