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平面设Bsport体育计论文范文10篇
栏目:Bsport资讯 发布时间:2023-06-16
 普遍情况下,设计被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在平面上,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版式安排,具有艺术性、功能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并具有时代特性的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调整发展和设计领域不断地扩大,设计又因此被分为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同指一个范围。在很多时候,有很多人对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他们认为这是两个非常不

  普遍情况下,设计被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在平面上,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版式安排,具有艺术性、功能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并具有时代特性的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调整发展和设计领域不断地扩大,设计又因此被分为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同指一个范围。在很多时候,有很多人对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他们认为这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但分不清他们到底从哪区别。一般来说,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同指在二维空间之上的设计,只是从不同侧面表述而己。平面设计重在设计之“物”,而视觉传达设计重在为“人”设计。但两者都是在二维空间上进行设计,然后把所要表述的信息通过刺激“人”的感官而达到其目的。严格地说,平面设计较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稍微窄一点。视觉传达设计除了包含二维空间设计外,还包含三维空间的展示设计,展示设计不仅仅包括“物”“人”,还包括“场地”和“时间”。因此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不能等同论之。

  现代平面设计紧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在更新换代,随着新思维、新观念、新科技、新媒体、新材料开发利用,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设计者不得不时常寻找一个最为恰当的设计切入点,让他们的平面设计一鸣惊人。

  作为平面设计者的我们,如何在这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平面设计大海中脱颖而出呢?如何在这更新热浪中迎接滚滚而来的挑战,鹤立鸡群呢?这就要求设计者有着独到的创意,这种创意既显个性,也最为受众所认可与接受。怎么做到这一步呢?关键之一就是要找准平面设计的最佳切入点。

  权威人士认为“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不是一个好的广告所要传达的东西;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能改变大众文化,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就是能够开创一项事业或挽救一家企业。”有专家形容,平面设计好比一个塑造过程:在受众的脑海中塑造一种虚拟的形象,并不断的使这种形象更加清晰、更牢固。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就是商家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的媒介。不管是从商业还是从非商业去思考,平面设计伟大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意的本质,就是改变,甚至是颠覆。因此,找准最佳创意切入之点是做好平面设计的关键。

  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文字已不仅仅是从字意上传递信息、表述内容,而是更多的可以从形态上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从而达到作品整体性状态的具体指向。当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元素时,文字的形状、大小、位置、排列疏密,本身的节奏、韵律都能传递特定的信息。作为与点、线、面、色彩一样的视觉符号,在形式的安排下,使之在结构上成为不可分割的设计元素,从而赋予了文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色彩是一个无声的语言,它能通过它的冷暖色调、明度纯度、色彩调和、对比、大小面积、位置等把设计者想传达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它能反映某种民族文化,能传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能表达人情冷暖。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把最佳的设计主题信息传递给受众。

  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称插图,是现代平面设计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插图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摄影、绘画、构成图形等。比如用摄影作品作广告,以它为广告设计主体,在其上加以再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明确清晰的视觉形象比文字、符号及抽象的构成形式更为直接和可读,这是以一种情节化的姿态来阐述其广告主题的,因此设计可充分利用图形这一元素直接进入平面设计主题。

  文字、图形的合理编排也是平面设计创意切入的一个通道,我把其归之为平面设计构成元素之中。

  我们做平面设计,尤其是商业方面的平面设计,创意的形成始终有一个核心点来支持,这一核心点指的是消费者、市场动态、生产定位三个层面,它是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创意切入点的主要渠道。

  这种创意之“点”非常难以寻找,因为创意点是由目标消费群的所需和产品结构定位、市场局势三者最佳结合所产生出来的。消费群的需求方向是一个不定式,而产品对其的产生吸引力的点也颇多,但你所要确定的却只有一点。竞争的潮流中,同类产品越多,创意设计的水准就越高,切入新点就越不容易找到。我们因此要对消费群、市场动态、生产定位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通过设计者的脑,收集信息、发散联想、归纳精简、提炼,然后确定创意最终切入点,直到设计作品出炉。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思维,他们创意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但总体有三个大的切入点:消费群、生产定位、市场需求。消费群是商品主要需求对象。

  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不同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生活与意识观,行为模式、生活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独特的偏向,创意设计的切入点从民族文化上下手,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各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质,最能吸引观众,它即是民族的、却也是世界的。

  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而创意则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我们以广告为例,设计者在做广告设计之前首先对广告主题内容、表达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的文化构思,然后对其中锁定受众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生活习俗、人文地理的了解。其目的在于把产品信息高度凝炼,植入公众认同的文化氛围之中。

  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多运用中国水墨文化。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缩影,内含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文明古人在以水墨抒发情怀的同时也赋予了水墨浑厚的文化底蕴。靳先生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借用水墨文化来表现,充分体现了靳先生对水墨文化语言深度理解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他从整体的表现形式、构图结构中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审美理念。大师采用的天圆地方、平衡稳重、大面积留白等这些构图形式也源于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和审美意识。

  把一种新的创意手法培植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可以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创意的发展中出现更大的空间,对于正在发展社会中的平面设计者,提供又种新的展现平台。

  我们做设计,起初是手绘,然后有了印刷,之后出现了摄影、电脑图形图像处理。综合运用不同的设计工具,是现代设计最常用也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段。手绘的痕迹,真实与抽象的照片形式、电脑的后期处理等艺术创作手段的混合使用,使得创意主题的传达更为准确,也使得作品的整体性更加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善。新的表现手段的应用,一方面使作品的设计周期大大缩短,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使设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原来不敢想象的表现手段成为可能。设计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也不断地扩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思维不停地在运转,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致使整个社会中的受众人群也相应的运转和改变。

  当然,设计工具不意味着无所顾忌地作为设计手段而加以滥用,比如电脑处理图像与文字时,如果文字设计面目全非,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视觉上的混乱与无序,从而在阅读上产生障碍;只为好看而把摄影图片随便引用插入,不考虑内容与主题;不考虑色彩本身的含意与色彩与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的联系而滥用等,这种毫无目标地去设计,都会给设计界带来严重的伤害。

  总之,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会层出不穷,因为创意切入点的界定是随着受众对事物不同状态的接受程度而定的,所以切入形式复杂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被禁止的,现在正在盛行,而现在被禁止的,也许将成为将来的创意规则,因此最佳切入点的路径与手段也因此而变化着。有一点,过去与现在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想做好一个平面设计,你必须努力,尽可能寻求到最佳切入点,使你的平面设计更能吸引受众眼球,达到设计目的。

  [1]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3]解勇.张世卓.杨晨光.世界平面设计新搜索[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12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Bsport体育,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五千年积聚下来的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语言。中国传统艺术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在我国,平面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的。西方设计发展了百余年,而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人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招贴广告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广告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而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是有选择,有重点,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山水画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有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内涵,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其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说法和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再看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这种特点正符合了招贴广告的要求。观众欣赏画,主要不是欣赏艺术家画的是什么,而是主要欣赏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欣赏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章法、气韵、意境,正如同观众欣赏传统京剧,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技艺和“唱、念、做、打”的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在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将极其强烈的民族装饰风格化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以黑白极色加以艺术表现.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形象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

  我们从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具有文化气息,更具有民族特色,以此强化设计的感染力度。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形是现代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其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信息的印象。在信息网络文化与其他高科技综合利用和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互融,越来越强化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针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性观,对现代图形艺术规律作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探究,日益成为平面艺术设计的焦点。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作品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直至今日,传统吉祥图案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Bsport体育。有很多吉祥图案是综合运用了象征手法的艺术成果。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赋予图案更丰富的含义。使作品成熟丰满。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达畅通。

  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色彩的对比和对视觉的引导作用对平面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一个作品完整和具有视觉冲击力,色彩和图形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学习和研究传统吉祥图案色彩并用之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传统色彩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和禁忌。例如:汉族喜好红、黄、绿、青,忌讳黑色和白色,认为这是做丧事才用的;回族对黑白、蓝色、红色、绿色非常喜欢;藏族对白尤其喜好,认为它很尊贵,还有黑、红、桔黄、紫、深褐都是他们的最爱;尔族喜欢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而对黄色比较反感;苗族对青、深蓝、墨绿、黑、褐色情有独钟,而忌讳用白、黄、朱红;彝族喜欢天蓝;满族喜欢黄、紫、红,对白反感。在我们的设计中只有理解了各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并且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才会避免因为不了解各自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才能真正做出适合设计对象的作品来。尤其是在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设计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各个民族的用色习惯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把自己的创意和民族的特色完美地结合,才会有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现代设计作品诞生。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文档123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传统吉祥图案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等形式在内的图像,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对图像元素的借鉴和运用,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如:香港凤凰台台标——“双凤”,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凤凰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她代表着美好事物,代表着喜庆、吉祥。代表着“惩恶扬善”,还代表着高尚的人品.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独特的魅力。香港凤凰卫视台的定位是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它选择凤凰作为台名本身就是期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标志吸引观众。台标的设计者紧紧扣住这一主题,采用旋转的一正一反两只凤鸟组合图案加以表达,这种旋转图案具有太极图的结构因素,设计者将“双凤图”删繁就简,把凤凰图案上的翅膀、眼睛、爪子等细节统统去掉,仅余下三根羽毛代表凤凰,达到了标志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的目的。又如中国2010年申办奥运会标志,大家都不陌生,中国结的形象结合中国绘画的表达技巧,把奥运五环体现出来,用一个正在打太极的形象来突出中国的文明和对奥运会的热望,表达得非常生动,其中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用笔技巧和我们的创意结合得天衣无缝,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构造、丰富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生活的直接性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到处都能看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传统工艺美术经过几千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象征模式并融人社会之中。比喻暗示是传统工艺美术常用的一种象征手法,牡丹象征富贵;松鹤、桃子、灵芝象征长寿;葫芦、石榴比喻多子;竹象征平安;龙、凤象征祥瑞等。如今,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设计作品上,它们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可见,传统工艺美术中比喻暗示的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陈汉民先生设计的北京王府井饭店标志,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案“方胜盘长”吉祥纹样为本,经穿插组合成垂直和水平的经纬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传达了该饭店严格规范化管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热情迎来送往客人的新理念,中间的“王”字既是饭店的字头。又寓意该饭店在同行中翘首领先、傲视群雄的王者本色。此外在细节处理上也颇具匠心,把四角处的线有意断开,构成“井”字,既突出该饭店所处王府井的地理位置,又表达了王府井饭店的客源如井水一样源源不断的吉祥美意。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节,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公务员之家

  “一幅平面设计,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目的性,决定了设计的作品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形式,同时还要具有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如以什么样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表述,以什么样的符号表达准确的思想主体,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应用,则成为设计者认真探讨的问题。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

  符号是平面设计思维的主体。“平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符号的选择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等的筹划,这一个思维的过程中,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如一个名为“请高抬贵脚”的环保设计,首先是挑选有关环保的符号—树苗、脚底,接着是对符号的经营策划——把树苗与脚底的抽象型进行图底结合,这一系列的设计思维活动,都是围绕符号来进行。

  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具有较强的表现作用。图像符号有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构成于设计中的作用,受众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如肖像,就是某人的相似形象,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设计尖高端产品一般直接采用这类图像符号,如汽车、化妆品、服装、仪器设备等。指示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具有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存在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作用,如标志设计,是商品的指示符号;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符号在平面设计中起着象征的作用,它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比如将鹿看作是快乐、活泼、长寿的象征,红色代表着革命,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

  符号在平面设计中三种作用是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如鸽子的形象,出现在有关的平面设计上时,它只是平面设计的符号,向受众传达的信息是“此设计与鸽子有关”,此时,它是作为第一种作用的形式出现,也是作为它的表面意义出现;由于鸽子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动物,具有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动物特征,因此,它出现在路牌或是处所的标示中时,它是作为鸽子的深层意义出现的,传达的信息为“此处属保护动物领域”;当这个形象与枫叶的造型和在一起,组成新标志,是象征慈善行业,表示一种和平,援助。它与枫叶一起,表示地域,一般人们一看到枫叶就很容易想到加拿大的形象,枫叶已成为加拿大的象征。在这里的鸽子形象,正是以符号的潜在象征意义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含义表达准确有效无可挑剔,而这正是符号由单纯的图像符号作用经由其内在因果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再由长时间多个人对其的感受联想赋予它更广泛的含义,飞跃为象征作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号意义不断升级的过程。由此可见,符号为了使平面设计中思想感情的信息更准确有效的传达,需要一个符号不断深化的过程。但是,一味地、漫无目标的深化符号在设计中的指涉是不负责任的,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设计者只有了解了符号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才能合理与准确把符号运用到平面设计上。

  符号在平面设计中是一种被运用的过程。平面设计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为依据的。由此可见,采用合理的符号运用方式来准确传达有效信息,成为了一个平面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符号在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

  对符号的直接运用。在平面设计作品中以符号的形式直接出现,如标志类设计,是符号直接运用于设计中的范例。由于这类设计以图形为基础,以达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本身所含的语言几乎被浓缩成了符号,具有极强的认知性。如几大银行的标志都运用了中国古钱币作为基本型传达金融机构这一信息;再看中国联通的司标,司标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演变而来的,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信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又如设计师有意制造枫叶的缺角,表示失业者,再把枫叶的缺角刻意演变成一个鸽子形,表示慈善机构,正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精妙至极地表现了“加拿大——慈善事务——恢复”的信息意念。关于这类设计作品,常常是把几个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然后将其简化,得到类似符号的图形,也就是图形符号化,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

  对符号的间接运用。把符号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此类的符号可以理解为既定含义的图形或实物。如在设计中用字组成符号,日语汉字符号的方块字在视觉上是呈“点”的排列组合,因此日本很多设计作品把日语汉字符号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点”来运用,如《风姿花传》封面是摘取满版文字作底纹,印色为黑地黄字,而一般人在运用正文作底纹时都是直接运用原文的排版格式,而该书的设计者采以违反常规的字空行距等距离排列法,由于字缩得很小,在视觉上形成了“点”状,构成了空灵的网状;还有标点符号组成的笑脸符号,这种在现代网络非常流行,使人观后心领神会。

  符号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具有约束性。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应注意各地的忌讳,尤其是运用象征符号时,有的国家商标法根据本国的风俗作了一些特殊规定,或者习惯上忌用。这就要求设计者运用符号时不要违背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各国的宗教信仰,特别是各地的忌讳。因为“任何符号都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被理解,只有具备有关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接受到该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只有符合特定背景的符号才能在这一范围内被接受。”如我国的白象牌电池在东南亚各地十分畅销,因为“白象”是东南亚地区的吉祥物,但在欧美市场上却无人问津,因为“白象”英文“WhiteElephant”意思为累赘无用的东西;在中国一般将鹿看作是快乐、活泼、长寿的象征,但在巴西等地却是“同性恋”的俗称;孔雀在东方人心目中是美丽的,但在法国人的眼里却是“”的别称;由于各国存在这些特殊的禁忌,这就要求设计者对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能随心所欲,应避其所忌。

  符号是直接还是间接运用在平面设计上,这要求设计者对符号要相当的熟练,把握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把设计过程做到是一个去伪存真,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创意的过程,通过多种设计因素的筛选,创造出最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比如:设计要体现一个城市的主体风貌,那就要对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对这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态,未来发展和精神指向等繁杂的属性进行分析,通过去伪存真的抽象、提取过程,将一些与设计不相干的因素逐渐的剔除,使设计意念越来越清晰突出,从而找到或创造一个恰当的符号来准确指代,从杂乱的符号海洋中提炼出设计本意。

  挖掘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能动性。符号它负载平面设计含义,是设计的思维主体,符号的能动性在于人具有能动

  性。一方面从符号在设计中对事物的指代、传达思想、完成与外部环境信息交换过程的需要上挖掘,如在设计中要暗示出强大、威武的意念,那可以运用人们对狮子的共同感受来运用狮子完成在设计中指待;可以通过“男人”这个文字符号来传达同一意识;还有“劲霸”男装的商品名也体现了这个意念;另一方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传递信息时,需考虑人群的划分以及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修养、年龄职业。在公共设施的标识需要考虑各种人群的接受因素,如普遍公共厕所采用的标识,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够识别,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如汽车广告、女性杂志、男式香水等需要考虑各自面向的受众群体来采用相应的符号。

  使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符号是把人与文化连接起来的中介物,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它是沟通和联系人-产品-环境-社会-自然的中介。”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今设计的共同主题。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意念和方法。那设计者应通过“绿色设计”这一时代主题,根据符号的层次,去选择相关符号代表它,如绿叶、树苗、水、森林、小鸟等正面相关符号;书桩、龟裂的田地、沙漠、干涸的河流等反面相关符号;根据符号作为对象的指称物创造它的符号,如“绿”、“水”、“干”、“涸”、“枯”等字来指代它;挖掘它的深层含义,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植树节”、“城市沙漠化”、“绿洲”等。作为这个时代的还有诸多方面,如流行风格、民族特征、传统特色等文化因素也成为未来设计的一大潮流。

  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来源于人的劳动。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符号与平面设计的关系,这是使符号合理运用于平面设计的关键。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能动性,挖掘符号的能动性,使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对象社会化,全面实现符号是连接平面设计与文化的中介物,真正把平面设计溶入社会主题。

  论文摘要空白可被视为意象表达的一类特殊形式,将空白意象引入平面设计中,研究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更好的传递作品深意,挖掘作品内涵。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一个拥有多元涵义的统一体。尽管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尽相同的蕴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呈现为“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即物象。物象是意象的基础,但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模仿。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的艺术形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意”是无形的、抽象的,如同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意”必须借助语言或图形符号的“形象”才能表达出来。意象即“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交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一个意象中。人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味出来的是“意”。

  “意象”一词最初萌芽于《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儒家把它冠为“六经”之首。其中的系辞是对《周易》的整体概述,阐释了《周易》的哲学意义。使《周易》逐渐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它最早阐述了“意”和“象”的关系以及“象”的特殊表意功能《周易·系辞》这样表述: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立象以尽意”不仅阐明了“象”与“意”的关系,也明确了“立象”的目的是为了“尽意”。“象”以“尽意”为存在根据。这里的“象”不是自然的物象,而是卦象,即“寓意之象”、“意中之象”的符号。“象”具有极大的表意功能:“尽意”、“尽情”、“尽言”、“尽神”。

  中国古代早期的意象都是作为一种抽象至理的载体被使用的,那时的“意”是一种表象之意,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它的指涉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哲学领域之内,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意象。刘勰是在我国文艺理论领域中第一个提出意象概念的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他强调了内心意象在艺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把它提高到“驭文之首也,谋篇之大端”的高度。刘勰的意象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人多在此基础上使用意象概念。司空图在《诗品·缜密》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指的也是“内心意象”。宋代以后,以及明清学者往往把意象当作艺术形象来看待,意象的古意渐渐隐去,意象的意义开始泛化。

  意象是人类心灵中自由衍生与驰骋的大千气象,它是一种自然美妙而无羁绊的真情洋溢。当代的艺术创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无论用哪一种形式表现,“意象”都仍是现代设计语言中的潜语言成分,都与“意”密切相关,Bsport体育都渗透了设计者的理念、意念、情感等诸多“意”的因素。

  传统的意象观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设计意象。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设计意象,是把以感受形式出现的表象当作创作的前提条件,然后再对这种看似纷繁复杂的表象进行解析、综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理性逻辑层面上的观照。也不是简单的对事物感性形态进行概括出抽象的普遍内容,而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在表象中寻找与主体情感、直觉、认知和人生体验相对应的同构元素,并借以构筑设计意象。

  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图形符号常作为意象的载体出现在画面中,传达内在的一些含义,引发观者的一定联想。除去植物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现形式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意象表现形式,即空白意象。

  空白即“虚”,反之为“实”。虚即虚无,实指实有。在平面设计中,可将空间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其中实空间是组成画面空间的实体部分,虚空间则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余部分。虚空间并不是背景,更不是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它也是画面形象的重要组成之一。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是设计作品的“以白当黑”,“言外之意”。这种空白,看似无形之境,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笔虽未到。而意已至。所以,空白即意象。正如清代笪重光《画鉴》昕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

  中国传统艺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讲究理性的认知和推理。而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来领悟自然,体味人生。在中国画论中,墨色、彩墨属于色,白色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所以,画家极其重视“留白”,以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形式。山水画中的天、云、水等等。往往不着墨色,只留纸面,以虚当实,寥寥数笔,意尽形全。但观者却能在画面中“实”的反衬下,Bsport体育获得对这种“虚”的感受,从而达到以有限寓无限和空白处即画的效果。

  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一位老翁坐在船头,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几笔波纹,画面大面积为空白,但确有力地表现了江面的空旷及寒意。萧条的气氛,更加集中地衬托出渔翁凝神贯注于一线的神气。也给观赏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这幅画面中的空白不是白纸,而是画中之白。虚中有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图形符号。正如清张式在《画潭》中所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在画家眼中,画中的空白可以是天,是地,是云。是水……

  中国画对于虚实、空白的处理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版式编排中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在《清流》的编排设计中,借鉴了中国画空白的艺术元素符号,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以大面积的空白充斥版面,结合画面中心几条正在畅游的金鱼,将其余的空白部分巧妙地转化成水面。带给观者和谐宁静之感,更拓展了画面“清流”的意境。这里的“白”表现的是没有具象的虚空,它们能和画面外部的空间连成一片,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延伸性。

  现代平面设计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标。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仅靠直接的表述往往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意象的意是难以穷尽的ui设计,因此恰当地运用“虚”与“实”的对比才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时只有在“虚”的衬托下才能更好地凸显“实”。虚在这里并不是“虚空”,而是蕴含了“景”的“虚”。暗含了“情”的“虚”。在一套张家界的旅游宣传册设计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以“虚”托“实”的手法。设计者用传统笔墨的表现技法勾勒出了宝瓶等一些器物的外形,再将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安排其中,除去右上角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外,画面其余部分就是大面积的空白,只在靠近器物外形处看似随意地描绘有两只飞鹤或几朵祥云,这种大面积地留白方式除了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情境之外,还很好地烘托出了创作的主体物。